跳到主要內容區

第一期執行成果

組織運作基礎建設教學與輔導延攬人才(彈性薪資)拔尖研究

強化人社領域產學合作國際化經費分配世界大學排名統計圖表

‧組織運作方面

卓越校務經營:調整組織,建立支援校務卓越化的制度,增加行政人員之專業能力,提升校務經營管理效能。

1. 組織運作調整:本校於95年3月成立組織規程修正小組,於98年上半年完成四階段之組織規程修正,包括:校務會議人數減半、秘書室改為秘書處、改善院系所主管聘任制度、提高校課程委員會位階、成立國際事務之專責單位「國際事務處」,並將環安中心提升為一級單位等。

2. 充實校務基金:落實財務自主亦為本校提升校務經營重要目標之一,目前本校正著手推動項目,包括:建立校務基金財務管理機制;加強智慧財產權管理以挹注校務基金;加強與產業界互動,爭取企業家對清華辦學理念之認同與支持;成立「校友服務中心」,讓校友瞭解母校發展近況與需要,並能支持母校各項捐款計畫。

3. 提升行政人員職能:學校職技人員工作能力之良窳,為影響本校發展成為一流國際大學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校未來三年之教育訓練計畫,包括:職技人員增能計畫、辦理標竿企業學習、參訪國際大學計畫及國外大學駐點學習,藉以培養行政人員國際視野,提升專業能力。

4. 建立標準化作業流程:為提升行政品質與擴大執行成效,推動本校行政作業流程標準化(SOP),本計畫分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推行到各行政單位,第二階段則進ㄧ步推行到各教學單位,已於98年6月底完成;各單位完稿後之SOP,除製作成標準化作業流程手冊外,並已公佈在網頁上方便查詢。

5. 推動精實管理:為強化大學管理體系,發揮卓越化校務經營管理,進而達成大學設立之使命。本校於99年8月舉辦主管研習營,邀請國際知名學者,進行一整天之大學精實管理課程;並分別在秘書處及總務處正式展開精實管理之改善行動。

6. 建構電子化公文系統:為響應政府節能減碳政策,減少紙本公文所衍生的紙張浪費,並提高公文簽核的行政效率,本校自99年開始推動電子化線上簽核作業,預定於100年上線。透過電子化線上簽核作業,將能縮短公文簽核的時間。

回頂端

‧基礎建設方面

建構優質研究教學環境:期創造能激發創新、發揮創意的校園生活與學習空間。

1. 基礎建設:基礎建設是支援大學研究、教學、服務與輔導的關鍵。要發展成為國際一流大學,需要優先做好學校基礎建設。本校重大基礎建設工程,包括:共同管道工程、增建學生宿舍及學人招待所、興建「學習資源中心」、新建教學大樓、籌建共用實驗大樓等。

2. 充實書刊資源:圖書館是提供教學與研究資源的最重要場所。本校每年固定編列書刊及營運經費,藉以充實館藏資源,現有館藏已達3,129,902冊(件/種),並積極發展數位內容,朝向館藏之深度與廣度發展並建置數位機構典藏系統。持續加強各項軟硬體設施,以提供主動性、互動性與開放性之多元化服務。除提供本校師生免費申請館際合作服務,並於夜間及週末新增專業服務人力,延長開館及借還書時間,提供更切合讀者需求之服務,包括:增購身心障礙者服務設備,延長諮詢服務時間等。

回頂端

‧教學與輔導方面

高品質教學:提供人文與科技素養兼具之課程與學習環境,培育具豐富內涵、寬廣視野之菁英領袖人才,以擴大對社會之多元貢獻。

1. 多元招生:本校革新大學部招生及招收多元志向的優秀學生方式,包括:推動「繁星計畫」藉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並照顧弱勢,以及實施「院招生」即先入學再分流(即大ㄧ不分系),提供學生真正適才適性、彈性發揮之教育環境。

2. 大學部教育改進工作小組:為了大幅改進大學部的教育內涵,培育學術及社會的菁英領導人才,本校於96年7月成立「大學部教育改進工作小組」,並下設三個小組,分別進行籌劃成立清華學院,加強通識教育,調整基礎必修課程;另外也藉由彈性跨領域學程之規劃推動,培育多元志趣、氣質高雅、氣度恢弘的菁英人才。

3. 加速國際化、提升競爭力:為加快國際化之腳步,所研擬之具體措施,包括:推動國際合作、多元化招收外籍生、推動英語授課、建立優質的國際學習環境、成立「國際學生活動中心」、加強國際學生交換及推動國際志工;以期開拓本校國際影響力及知名度,並增進本校學生之國際參與感與國際關懷。

未來執行重點:

1.持續大學部教育改進

為達高品質教學理念及目的,於96年7月成立「大學部教育改進工作小組」,重新釐定清華大學教育目標,全面檢討本校大學部教育現況,提出改進方案,再交由院系據以執行。工作小組已於97年5月完成初步報告,並已於98年底完成白皮書,刻正與各院系溝通並調整內容以確保執行成效。

2. 加強招收國際學生、交換學生

本校提升國際學生品質,除了辦理國內招生說明會及提供獎學金資訊外,亦主動於出訪時,透過積極宣傳及即時性的面談方式,主動爭取當地優秀的學生至本校就讀。本校未來另將招收國際產業碩士專班或推動跨國Internship等。本校國際生人數(不含僑生)自155人(95學年度)增加至233(99學年度),含僑生國際學生人數自323(95學年度)增加至453(99學年度),國際學生人數佔全校人數3.6%。

本校積極尋求與國際一流大學建立交流合作關係,在過去幾年內有明顯的進展。在學術交換合約中訂定:增加交換生名額、雙方互免學雜費、相互承認交換生在他校修習之學分、交換生優先申請住宿等優惠條件,以促進簽約雙方學生之交換與交流。另外本校與美加地區的凱斯西儲大學,以及歐洲地區的林雪平大學,簽訂了雙學位(Dual Degree)學程計畫,使本校學生得以實現歐美一流大學的雙邊學位夢想。對於外國學生到本校修讀學位或短期研究,本校亦設有多項的措施,如提供獎學金、給予選課名額保障、為每位交換學生安排一位接待學生,以協助適應新環境。目前由本校國際事務處提供之出國研修獎學金為數眾多,包括:「國際交流獎學金」、「教育部菁英留學獎學金-學海飛颺計畫」、「教育部學海惜珠計畫」、「學海築夢計畫」…等,以鼓勵同學將觸角伸至海外一流大學。本校選送出國交換生人數年年成長,由94年16位擴增至98年60位,99年亦有41位。

其他本校辦理之獎學金尚包含國科會「補助博士生出國計畫」、「歐盟培訓計畫」、「三明治計畫-台德博士生短期研究」、「博士生暑期赴日計畫」等,專為本校博士生菁英建立赴高科技發展地區研究之寶貴機會。另本校特別與產業界簽約合辦碩、博士外籍生產學研究班。由本校教授指導研究,產研機構提供獎學金及學成後保障工作機會等誘因,據以吸引優秀國際學生就讀,成就產學雙贏。此項產學合作計畫於97學年開始執行招收外籍碩、博士生,大幅增加優秀外籍研究生,以短期內達成全校5%外籍生目標,也增強本校研發能量,且幫助我國產業界延攬國際頂尖人才。

回頂端

‧延攬人才(彈性薪資)方面 

延聘及孕育一流人才:本校計畫在五年內由615位教師增加到725位,包括國際一流師資30名。具體措施包括:改進教師遴聘辦法、增置薪階制度、教師薪資彈性化、建立學術卓越環境、籌設清華高等研究院。

未來執行重點:過去五年來共聘任國內外新聘專任教師184人及助理研究學者13人、客座研究員6人、客座副教授4人、客座教授20人、特約博士後研究7人、特聘講座1人、副研究學者1人、國科會講座3人、博士後研究418人、講座教授7人。其中包括四位國際一流師資(一位國科會講座、一位力晶講座、兩位侯金堆講座)及五位國內講座級教授(三位清華講座、一位旺宏講座、一位李國鼎講座),另正接洽數位院士級學者。本校將積極網羅一流人才、提供卓越教學研究環境,以孕育大師,本校預期在五年內由615位教師增加到725位,包括國際一流師資30名,預期五年內,「學術卓越講座」教授達全校教師15%(2008年史丹福大學教師中有22% 為講座教授),以全面帶動學術研究,大幅提升清華學術水準。 

回頂端

‧拔尖研究方面 

重點領域或研究中心執行成效

本校選擇基礎科學、生物科技、電子資訊、奈米與材料、能源與環境及科技、社會與管理共六項已具基礎且有潛力成為國際頂尖之研究領域為重點,並積極支援相關研究中心負責推動,以下針對各領域分別敘述:

(一)基礎科學領域

本校基礎科學研究居國內領導地位,訂定理論科學研究、奈米及光電物理研究、材料化學及化學生物研究、恆星形成與高能天文物理研究等四大重點,理論與實驗密切配合,純粹與應用科學並重,以達國際一流水準。99年度共計發表SCI期刊論文共89篇其中多篇發表在頂級數學、物理及化學期刊上,更有重要天文發現刊登於Nature 

1. 具體成果

(1) 理論科學研究:a.  數學:研究基因複製是生物演化出新功能的重要機制,我們組成跨領域的研究團隊,包括數學、生物資訊與生物工程學,針對此課題進行深入研究,探討不同生物的基因對(gene pairs)表現量與選擇壓力之間的關係,發現當有選擇壓力產生時,人類基因功能的演化效率明顯優於其他生物。99年共發表SCI論文3篇。b. 理論物理:探討宇宙之暗物質、暗能量及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之研究。最近成果包括:(I)提出幾種新的衰變暗物質之模型,解釋最近實驗上發現的宇宙線中的能譜之反常;(II)研究修改重力理論中暗能量與熵之關係及其中之熱力學;首次針對穿越w =–1之個種可行之修改重力理論做了詳細之分析,並首此提出這些理論在未來穿越w =–1的普遍性;(III)用低能量之輕子產生機制解識物質與反物質之不對稱性,以及探討Friedberg-李模型中的輕子產生機制。於99年度共計發表SCI期刊論文共13篇。

(2) 奈米及光電物理研究:a. 量子世代之核心科技:(I)利用超高真空分子束磊晶(MBE)沉積之Ga2O3 (Gd2O3)介電層於三五族和鍺半導體上展現極佳之界面性質與可縮小性(至等效二氧化矽厚度0.5-0.6 nm),居世界領先地位;(II)持續開發次微米尺度自我校準(self-aligned)反轉通道型三五族金氧半場效電晶體元件,持續刷新世界紀錄。99年度共計發表SCI期刊論文共22篇。b. 以量子模擬元件探討強關聯電子系統之研究:成功製備不同尺寸之二量子點陣(quantum dot array)元件,此點陣元件可視為一人造之二維晶體,並量測其低溫傳輸特性,觀察到基本調制訊號。99年度共計發表SCI期刊論文共4篇。

(3) 材料化學及化學生物研究:a. 前瞻聯繼不對稱金屬有機催化反應:研究三種新穎不對稱聯繼催化反應。99年度共計發表SCI期刊論文共14篇。b. 新穎奈米材料於綠色生醫之應用:發表於學術期刊”Advance Functional Material”,利用具有螢光、磁性和專一標靶(半乳糖化表面)的多功能性奈米粒子專一性地標的肝癌HepG2細胞。利用粒子表面半乳醣與去唾液酸胎醣蛋白接受器(ASGP-R)專一作用後啟動由接受體引導的胞噬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並且發現粒子表面配位基的立體空間呈現(ligand spatial orientation)將會影響細胞由接受體引導的胞噬作用之效率,於99年度共計發表SCI期刊論文22篇。c. 複合型奈米材料於藥物控制釋放之研究:以金奈米棒為基材,開發新穎之溫感性複合凝膠材料,作為癌症治療之藥物傳輸載體。搭配近紅外光照射,能控制藥物精確釋放。材料表面集團功能化,亦能提高藥物在化學治療之專一性,促進療效並減少抗癌藥物之毒副作用。於99年度發表SCI期刊論文共計4篇。 

(4) 恆星形成與高能天文物理研究:大質量星球的形成過程以及磁場在恆星形成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發展X射線天文學與gamma射線天文學的理論研究和觀測,主導由多所大學及國家太空中心組成的團隊,參與加州柏克萊大學太空天文儀器計畫,研製以高純度鍺偵測器陣列的康卜吞成像光譜儀,與巴黎天文台合作發展高速測光儀。於99年度共計發表SCI期刊論文共11篇,包括97年1篇Nature論文。

2. 與所設目標之差異說明

理論科學研究中,在數學領域,目前實驗取得的蛋白質結構數據,包括:人類、果蠅、線蟲、酵母菌等物種。其他模式生物的數據,因考量實驗進度的時程,尚需更多時間方有結果。待取得更完整資料,將有助於數學模型之建立與分析。

3. 未來執行重點

數學領域中之劑量不平衡效應之移除對基因複雜化之重要性,將接續已完成的研究報告,並根據取得的基因數據進一步建構合理的數學模型,以描述並解釋人類基因多樣化的過程與不平衡效應之移除的關係。奈米及光電物理研究中,量子世代之核心科技,將整合n-型通道砷化銦鎵與p-型通道鍺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以達成重要的創新互補式金氧半元件技術,以實現低耗能率綠色積體電路。材料化學及化學生物研究中,新穎奈米材料於綠色生醫之應用計畫,將以完成新穎奈米材料於綠色生醫之應用為重點。複合型奈米材料擬致力於藥物控制釋放之研究結合影像技術,加強複合型奈米材料於醫學診斷方面之應用潛力。恆星形成與高能天文物理研究,擬處理CFHT及Tenagra影像資料後,開始進行資料庫分析,並規劃多波段觀測以研究恆星形成及緻密天體。繼續爭取大型光學及紅外望遠鏡(如CFHT)的使用,並為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的啟動作準備。

(二)生物科技領域

1. 具體成果

(1) 美國「紐約時報」於12月14日報導,臺灣研究團隊成功重建果蠅全腦的神經網路地圖,於12月2日發表在Current Biology(IF: 10.992),生物家認為這將是解碼人類大腦的開端。

(2) 發表3D影像技術回顧論文Gastroen terology(IF: 12.899)。

(3) 以果蠅模擬神經退化性疾病致病機制,發表在PLOS Genetics (IF: 9.532)。

(4) 腦科學中心99年SCI論文13篇(含以上3篇SCI IF>9),專利案19件(含獲證1件)。

(5) 諾貝爾獎得主James Watson 於2010年4月來訪,討論果蠅全腦的神經網路地圖

(6) 本校99年度生物醫學在材料以及微奈米系統領域,所發表之高品質期刊(SCI IF>5)包含Advanced Materials 8篇、Small 1篇、Nanotechnology 10篇、Biomaterials 19篇、Nucleic Acids Research 5篇、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5篇、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3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5篇等

(7) 至2010年12月止,本校生醫方面技轉數已達11件。成員已獲得專利者共58件,申請中有80件。

2. 與所設目標之差異說明

(1) 儀器設備與研究人力均有進步空間,若有穩定的團隊及新進儀器,應可更有效率。

(2) 3D神經影像空間準確度尚可提升,包括產生更高解析之標準腦及更精確的局部對位演算法。

(3) 果蠅行為監控平台、多角度3D顯微影像載物台、果蠅雷射追蹤系統等大多達到工程要求,唯生物變異因仍須克服。

3. 未來執行重點

(1) 加入神經傳導方向的資訊,建構果蠅全腦其餘90%神經網路體之圖譜。

(2) 發展彩虹腦技術,加快神經影像資料收集。

(3) 建立果蠅嗅覺葉的標準模型及區域座標系統。

(4) 利用雷射追蹤系統及多功能果蠅行為偵測與制約系統研究與果蠅神經模組相關的行為及記憶。

(5) 研究神經細胞中和記憶有關的訊息傳導路徑。

(6) 探討果蠅老化與IBMPFD神經退化疾病之機制。

(7) 奈微米快速篩檢微流體晶片開發。

(8) 惡性腫瘤抗藥性表觀遺傳學研究。

(9) 蛋白質/小分子藥物傳輸系統開發。

(10)生物結構分析及小分子藥物抑制劑開發。

(三)電子資訊領域

1. 具體成果

(1) 電腦與通訊科技研發中心:研究重點為網路通訊與資訊應用、系統晶片與設計技術。本中心99年度共計發表SCI期刊論文共50篇,獲得專利共5件,技術移轉共1件;光電研究中心於99年度共計發表SCI期刊論文共62篇,獲得專利共5件,技術移轉共3件。其他具體成果,包括:a. 本團隊在高速交換機的研究與實作有極大突破,提出位元充填的演算法減輕高速交換機裡高速傳輸的串音問題,目前由學校申請專利中;b. 用所開發之無線感測平台,與逢甲大學地理資訊中心合作,進行土石流觀測,並於雲南蔣家溝完成實地測試;c. 開發先進合作式/分散式波束成形機制,提供MIMO無線通訊物理層之安全需求,獲得2009年DAC/ISSCC及2010 ASP-DAC設計比賽大獎,技轉至業界並受邀至NTP、NSOC技轉會議中發表;d. 開發世界第一顆空時編碼解碼晶片與超低功率之快速傅立葉轉換處理器晶片,此一平台榮獲國家系統晶片(NSOC)計畫之成果績優獎;e. IEEE INFOCOM是網路領域最頂尖的國際會議,2010年台灣僅有兩篇正式大會論文被接受,均由清華大學拔尖計畫研究團隊所發表。 

(2) 有機光電顯示材料及元件:鄭建鴻教授團隊執行經濟部第二期「高效率高穩定性OLED材料與元件技術開發」計畫,已成功技轉科專材料給多家國內有機光電材料廠商。

(3)太陽能電池技術:陳壽安教授團隊探討反式高分子太陽能電池,獲得兩項重要成果:a. 利用所合成新穎雙取代碳球作為受體,元件效率達5.57%;b. 開發了嶄新水溶性電洞傳輸層,當元件之活性層為P3HT:PCBM時,其效率達3.75%,此新材料將有商品化之潛力。在第三代具奈米結構之矽基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方面,潘犀靈教授等已成功的於低溫(100°C)研製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最高可達9.6%,部份結果已發表於頂級國際會議IEDM。

(4)混成式光纖-兆赫波資訊網路:潘犀靈教授領導的跨校團隊以光電式發射器研發光纖-兆赫波混成式超寬帶脈碼無線通信,在W頻段(100 GHz or 0.1 THz)可以20 Gb/s數率傳輸,這是目前世界級的結果。

(5)矽光子及奈米光學系統技術: 李明昌教授團隊達成矽積體化脈衝頻譜展寬及多工晶片,晶片大小小於1 cm2,實際觀測到頻譜展延從1,540 nm 至1,524 nm;並以微機電技術製作可撓性波導及電極,可調變光相位達0.4p

(6) 量子光學及雷射科學:余怡德教授利用展頻技術,成功地避免單光子的微弱信息受到環境的巨大雜訊之干擾,為量子通訊的重要進展,成果發表於頂級物理期刊。李瑞光教授團隊研究原子與固態微奈米結構中的量子糾纏產生,成果豐碩。

2. 與所設目標之差異說明

電腦與通訊科技研發中心因部分研究計畫(如光佇列)太過先進,在世界上亦居於前導的地位,與台灣的業界生態差距太大,不易得到國內業界的配合與支持。光電研究中心原先規劃之研究方向皆積極進行,進度符合預期。中心在光電科學、綠能光電元件如照明與顯示、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已建立堅強之學術團隊,除追求學術卓越與知識創造外,亦積極從事產學合作,創造新興產業。

3. 未來執行重點

電腦與通訊科技研發中心除陳博現教授於100年開始執行學術攻頂研究外,已申請第二期5年5百億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並新增研究人力,重新規劃四個分項計畫,分別為:子計畫一「前瞻網路技術與雲端運算」、子計畫二「網路基本課題研究」、子計畫三「無線通訊」、子計畫四「晶片設計技術」。光電研究中心則繼續達成各計畫之研究目標,加強各重點領域整合,及跨領域研究合作,亦將持續推動產業合作及技術移轉,並舉辦前瞻性研究論壇活動,培養跨領域研討風氣。

(四)奈米與材料領域

本校致力於奈米科技研究,以物理及化學為基礎,配合在國內具主導地位的材料、化工與奈米微機電應用研究,再加上半導體、微機電製程技術及先進的奈米量測技術,形成優勢團隊。99年度共計發表SCI期刊論文143篇,其中頂尖期刊(IF>4.0)53篇,獲得專利21件,技術轉移1件。五年來共獲得專利104件,技術轉移共24件,積極協助我國產業界邁向奈米科技世紀。

1. 具體成果

(1) 低維奈米結構研究:合成、鑑定、應用與基本成長機制已成功利用金奈米粒子自組裝技術產生大面積的三維(3D)人造電漿光子晶體,發展出一新且便宜的二元金屬氧化物氣凝膠(NiCo2O4)。

(2) 超薄奈米尺寸(Co/X)n (X= Pt, Pd, Au)等多層膜之研究上共發表了三篇重要論文。

(3) 奈米材料對癌細胞生長與移轉的研究發現,帶有抗體及官能基化的奈米碳管無論是在殺死乳癌細胞的能力或細胞的選擇性,都優於同樣具水溶性的官能基化碳管。

(4) 交聯式酸鹼應答型高分子/藥物奈米微胞之標的傳遞計畫中,利用酸鹼/溫度應答型接枝共聚合高分子製備殼層交聯式微胞,發現經由調控外部溶液的pH值或溫度,可操控SCL微胞進行可逆微胞/液胞(vesicles)結構轉換。此一研究成果已撰寫成一篇論文並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5) 離子束應用於奈米電子元件高介電層及金屬閘之分析與製程研究主要進行幾項工作,而電荷儲存能力也大幅的改善,發現以Al2O3/HfAlO結構作為阻擋氧化層對電荷陷阱式快閃記憶體工作特性是最佳的,不但可以提升寫入與抹除速度,而在電荷保持力上也有較佳的表現,這些成果已發表於學術期刊及申請專利。

(6) 應用於無線整合式微系統之奈微機械電路團隊在兩年內利用增能計畫所挹注的資源開發了CMOS-MEMS微機械共振器(Vibrating Micro-mechanical Resonator)與其整合式CMOS放大器電路之通用製程平台,於CMOS-MEMS領域的研究成果豐碩,結果發表於微機電領域最頂尖的國際研討會。

(7) 利用掌性超分子自組裝模化建構奈米混成材料上突破過去二十年所建立的嵌段共聚物之傳統相圖,發現全新的高分子嵌段共聚物之奈米螺旋相,共發表6篇重要論文於頂級奈米期刊。 

2. 與所設目標之差異說明

(1) 低維奈米結構研究:合成、鑑定、應用與基本成長機制計畫中,本年度研究成果優良,與預設目標相符。頂尖期刊論文(IF≧7)達15篇。

(2) 交聯式酸鹼應答型高分子/藥物奈米微胞之標的傳遞上,由於計劃執行時程(99/03~99/10)尚短,部分研究項目仍未完成詳盡的探討。

(3) 離子束應用於奈米電子元件高介電層及金屬閘之分析與製程研究在開發中能量離子散射儀分析技術上,MEIS樣品因無load lock系統,且以O-ring替代金屬C-ring,造成換樣品需開整個真空腔,無法加熱烘烤,導致抽真空與偵檢器需約一個月作為前置工作。將來擬加裝load lock系統與加裝金屬C-ring,以加快分析速度。

3. 未來執行重點

(1) 低維奈米結構研究:合成、鑑定、應用與基本成長機制上,未來的展望是加強已發展方向的深度及擴大與校內外相關團隊合作的成果。

(2) 超薄奈米尺寸(Co/X)n (X= Pt, Pd, Au)等多層膜之研究將著重薄膜磁化研究。

(3) 奈米材料對癌細胞生長與移轉的研究將與新竹署立醫院進行生物實驗。

(4) 交聯式酸鹼應答型高分子/藥物奈米微胞之標的傳遞上,未來將持續投入更多心力於高分子複合微胞交聯機制與高分子組成差異對複合微胞結構及其藥物釋放速率影響。

(5) 離子束應用於奈米電子元件高介電層及金屬閘之分析與製程研究將繼續探討鍺通道結構運用在電荷陷阱式快閃記憶體上,以期有效提升Ge channel之結晶性與濃度,並進一步探討以Si3N4/high-k結構作為電荷陷阱式快閃記憶體的電荷陷阱層之研究。

(6) 應用於無線整合式微系統之奈微機械電路未來將朝向無線射頻次系統之開發應用為主,將機械與電子元件進行有效整合,朝向單晶片積體化的目標邁進。

(五)能源與環境領域

整合本校能源與環境領域之研究資源,透過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協助本校在「再生能源」、「能源新利用」、「溫室氣體減量」、「核能技術」、「能源產業科技策略」與「環境分析技術」等研究領域持續創新。99年發表SCI論文92篇,獲得專利1件(申請中11件、審查中1件),技術移轉共2件。

1. 具體成果

(1) 再生能源技術:藉由新型有機與釕金屬光敏染料合成、液態與固態電解液離子傳輸特性改善、降低對電極材料成本以及多孔性二氧化鈦電極之最佳化,目前已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轉換效率提升至11%,並且通過長效測試。

(2) 能源新利用技術:微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測試成果測試最佳峰功率值為860 μW/cm2,微型甲醇轉換器目前測試最佳氫氣產率為3.49×10-6 mole/min,最佳甲醇轉換率為45%。Pt-Ru觸媒還原製作中半電池氧化平均電流密度最佳成果為為160 mA/cm2。新型質子交換膜開發中已經驗證本材料具備質子交換之功能。微熱交換器目前已完成交叉流式的熱交換分析。

(3) 溫室氣體減量技術:針對燃燒後及化學工廠排放氣進行化學吸收及吸附方法之研發。與中國鋼鐵公司合作案中,利用ASPEN Plus 質傳階段操作模式建立中鋼公司示範工廠的基本模型。經由現場數據驗証,此模型已可準確預測以MEA溶液固定床製程操作。目前實驗工廠在模型的預測下,已達到進料95% CO2捕獲,且總量可在116 kg/day以上之設計目標;但能耗還未達成預定的目標。目前已完成操作最適化,可降低能耗~10%;未來將進行更換溶劑,及增加汽提壓力等改善實驗。

(4) 新世代核能系統:針對爐心設計含材料、中子計算、爐心熱流及核核能產氫。氫能是極待開發的能源,利用第四代核反應器產生大量具低成本的氫能以解決日益短缺的能源。利用核能產生高溫以從事熱化學水裂解產氫。

(5) 能源產業科技策略:完成國內能源技術與主要產業供應鏈發展之整合利用關係研究,建立能源科技政策衡量指標系統,作為政府於能源技術發展政策、能源法規、財務稅制與市場機制等政策工具擬定之參考依據。建構研發國內綠能產業科技創投的經濟評估模型,並逐年強化評估功能,俾能考慮多元化之能源科技發展情境,量化評估重要能源科技政策的節能減碳效果與產業經濟影響。

2. 與所設目標之差異說明

在各項能源與環境研究領域上,均能達成既定進度。目前也亦辦理能源科技學程,期望更多的學生可以加入能源與環境研究。

3. 未來執行重點

未來將繼續積極執行「能源國家型計畫」,目前審核中的計畫包括:高效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整合研究、二氧化碳捕獲及再利用。並於99年底取得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計畫「第四代先進型核反應器之技術評估」的計畫,未來將持續推動國際合作舉辦國際核能學術研討會,並加強產官學研之間的交流與整合。

(六)科技、社會與管理領域

以「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國家重點計畫為軸心,規劃校內人文學科整體發展,推展Mentoring Program,主動積極地幫助近40位年輕同仁的學術開拓,提升清華在重點文科領域的國際地位,成效顯著。研究團隊2010年論文發表於國內外期刊共計28篇(其中7篇為SSCI期刊及A&HCI期刊),專書及篇章共17篇,成果豐碩。

當代中國研究執行內容則分為中國研究工作坊(邀請國內外學者舉辦中國研究專題演講)、台商經營中國工作坊(邀請台商經理人舉辦中國企業經營專題演講)、中國研究田野資料數位化(將2003-2010年在中國從事田野研究所收集的檔案文獻及訪談逐字稿,進行系統化、數位化的資料庫建置)、當代中國研究通訊(持續編輯發行「當代中國研究通訊」)四個面向。計畫團隊成員於2010年共發表了6篇期刊論文、6篇專書論文、10篇研討會論文,1篇論文評論以及發表8場演講。

1. 具體成果

(1) 「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國家重點多年期整合計畫。其中的「文史」、「語言」分項全面展開,「人類」、「社會」分項也已開始進入計畫。近年來連續舉辦39次原創性研究成果的系列講座。第一階段考評成果,深獲好評,並獲得第二階段兩年一千萬之全國最高額補助。

(2) 積極與季風亞洲地區的重要學術機構建立合作關係,並邀請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East Asian Institute、馬來亞大學、砂拉越大學、拉曼大學等單位的教授參與計畫或進行互訪。

(3) 推動校內專書出版風氣,人類所黃倩玉老師於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Charisma and Compassion: Cheng Yen and the Buddhist Tzu Chi Movement”(領袖與慈悲)及歷史所邱馨慧老師於荷蘭Brill出版社出版”The Colonial Civilizing Process in Dutch Formosa, 1624-1662”(荷蘭時代臺灣的殖民「文明化歷程」)均獲得很高的評價。季風亞洲團隊蘇精研究員於本校出版社出版之「基督教與新加坡華人1819-1846」並獲邀在新加坡出版簡體字版。

(4) 接續之前推出的清華厚德榮譽講座,邀請到國際知名學者演講: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Noam Chomsky榮譽退休教授、英國學術院Craig Clunas院士、瑞士琉森大學Rudolf Stichweh校長、巴黎國家科學研究中心Georges Métailié教授以及美國華盛頓大學人類學Stevan Harrell教授。

(5) 協助人文領域爭取購置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Historical Archive, 1842-2003、「中國方志庫」及「世紀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回溯工程:文史哲專輯、教育與社會科學綜合專輯」及「中國工業企業資料98-08年資料庫樣本」等資料庫,充實人文領域研究環境。

2. 與所設目標之差異說明

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之研究,由於學術專書的撰寫需要較多時間,故此一部份仍有努力空間,相信未來一、兩年將漸入佳境;而當代中國研究領域中,年度執行項目多已達本計畫設定之目標。惟近年中國台商數量增加,可研思邀請具相關經驗台商經理人至「經營中國工作坊」分享,增加實務性質的台商研究,以兼具學術與實務的連結。

3. 未來執行重點

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擬積極推動教育部國家重點人社研究中心─多年期跨學科計畫「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並建立國際研究團隊。不僅將整合清大文科與台灣相關領域之精英,亦將積極建立季風亞洲研究的國際社群,尤將著意培養東南亞的在地學者與學生,在當地建立長期的研究據點,確立台灣學界未來在此學門的學術領導地位,希望能透過具歷史縱深、當代關懷與前瞻思維的研究成果,扮演臺灣社會某種智庫角色。

當代中國研究則將(1)結合研究與教學;配合本校與中央研究院合辦之「中國研究學程」,繼續推動中國研究典範轉型,將「清華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整合為研究、教學與資料三位一體的中國研究,並於「台商研究」、「中國新興社會力」等領域做出貢獻,成為國內「中國研究」的後起之秀;(2)持續建置數位化、系統化的田野資料,以及圖書資料、期刊與電子資料庫的維護與增置。

回頂端

‧強化人文及社會領域方案

壹、人文社會領域發展執行情形

一、95~99年本計畫補助經費支用於人文社會領域之比例及執行情形

95~99年本計畫補助經費支用於人文社會領域之經費及比例詳如第柒章附表資料(第36-37頁),95、96、97、98、99年佔總經費之比例分別為8.18%、8.90%、9.11%、10.9%及10.54%,且經費執行非常順利,都達到接近百分之百。

人社領域圖書資源採購方面,95年總計購置圖書11,924冊,期刊960種,資料庫87種,其中以特別預算購置圖書6,036冊,期刊953種,資料庫45種;96年總計購置圖書14,714冊,期刊2180種,資料庫76種,其中以特別預算購置圖書11,741冊,期刊1,869種,資料庫20種;97年總計購置圖書14,271冊,期刊1,622種,資料庫90種,其中以特別預算購置圖書9,976冊,期刊1,591種,資料庫51種;98年總計購置圖書14,140冊,期刊1,668種,資料庫91種,其中以特別預算購置圖書10,757冊,期刊1,542種,資料庫63種。99年總計購置圖書17,244冊,期刊1,497種,資料庫155種,其中以特別預算購置圖書16,165冊,期刊1,497種,資料庫133種。國科會經費採購英國漢學1,106冊,日本漢學1,602冊,東南亞史1,045冊,美國哲學1,191冊,社會語言學1,508冊,總計採購6,452冊。

二、學術研究及國際交流成果

(一)國際學者來訪

國際學者來訪人數,以99年為例共有62位。當中以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居多,美國、日本次之,其他尚有來自英、法、德、澳、新加坡、馬來西亞與斯洛伐克等國學者。此外,語言所邀請MIT語言學教授Noam Chomsky博士來校訪問演講,並接受國立清華大學譽博士學位及榮譽特聘講座教授。哈佛大學黃正德教授與中央研究院李壬癸院士,也接受清華大學邀請並應聘為榮譽特聘講座教授。台灣文學所邀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先生演講「創作美學」。幾位大師的來訪,不僅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更提升了國際視野及國際能見度。

(二)教師出國進修

教師出國與進修人數在99年度達到194人次,當中以前往中國大陸、美國次之、其次為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英國、加拿大瑞典、瑞士、泰國、奧地利、印尼、土耳其、捷克、菲律賓、秘魯等。

(三)人文社會研究中心(詳見本報告16、17頁)。

三、改善措施

在健全人文社會領域,追求跨學科整合方面,人社院近年發展了學士班並規劃社會科學領域之發展,為改善空間之不足與規會未來之發展,也開始規劃籌建人文社會二館,目前已在校規室規劃中。

(一)加強國際學術交流

97年度以推動國際化為重點。在學術交流與國際招生方面,包括強化「國際學人來訪計畫」機制,鼓勵各系所邀請國外傑出學者至院進行短期訪問,促進學術交流。加強與簽約學校的具體學術交流,如日本名古屋大學、奈良女子大學、筑波大學、挪威奧斯陸大學、北京大學及北京清華大學。98年則有香港浸會大學、中共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河南工程學院公民文化研究中心、鄭州大學公民教育研究中心、韓國中央大學等學者來訪;並與日本名古屋大學簽訂交流協議、赴中國廣州中山大學進行訪問,加強雙邊學術交流。99年有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北京清華國學院、上海復旦大學學者來訪。另外北京清華大學副校長也率領同仁來院參訪。京都大學、馬來亞大學亦有多位教授與本校同仁互相訪問交流。本院同仁及學生亦赴日本京都大學、北京清華大學、中國清華西寧等參加研討會、學生進行論文的研究考察。此外中文系舉辦「英美漢學名家座談會」;台文所於舉辦「戰鼓聲中的歌者:龍瑛宗及其同時代東亞作家國際學術研討會」與「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二)提升學術研究

透過人文社會研究中心的運作,啟動激勵研究方案,以期提升校內年輕及中生代老師的整體研究能量,建立學術領導地位並對社會產生積極之影響。本院與人文社會中心將共同推動幾項激勵機制:(1)Mentor System;(2)Mini-Booster Programs;(3)Visitor Programs;(4)學期或學年之接力訪問講座;(5)協助舉辦及專書寫作工作坊;(6)整合研究團隊之獎勵與規劃;(7)設立校內研究員制度,鼓勵減教。在全面學術提升方面,積極與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合作舉辦各種研討會及演講活動。強化人社院人文社會講座,邀請重要議題之演講討論。空間設施方面,除添購並改善相關教學設備外,持續改善視訊會議室設備,建立遠距視訊交流與國際化的平台,改善全院之硬體空間與人文環境。

四、未來執行重點

(一)人文社會學院

1. 組織上的調整

(1) 單位調整:99年度人文社會學系與人社院學士班正式整併為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以培養跨領域專長。師資與課程由各獨立所與院學士班協調規劃;學士班的一、二年級不分科系,著重人文社會學科基礎能力的培養;三、四年級則選擇主修與副修學程,以期畢業生具有跨領域的能力。

(2) 住宿學院理念:院學士班從新學期開始,將與厚德、載物書院合作,推動學士班住宿學院的理念。實踐博雅教育及跨學科交流的理念

(3) 獨立所學系化:推動獨立所將高年級大學士班學生視為該單位之大學生,獨立所除了博士班、碩士班外,須規劃並負擔學士班主修學生之教學與輔導

(4) 在國際合作方面:積極促進學生與教師與姊妹學校進行實質學術交流。

(5) 中長程規劃方面:推動人文社會二館、政治系,以及政治社會學院,進一步經營科學、技術與社會學程以及中國研究學程;並思索與新竹教育大學合校對社會科學影響的各面向

2. 籌建人社二館與博物館

因應人社院空間不足,擬籌建人社二館以及博物館。博物館的設置,除了人文物件之典藏,如手稿、檔案、書畫、建物,有助於提升校園人文精神與研究。另方面也將以工研院、科學園區等與大學所共創的台灣經濟產業資料典藏為軸心,典藏並展示台灣社會產經發展的資料與記憶,有助於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研究,並成為認識台灣近代社會發展的窗口。而博物館也將與人社中心進行中的大型研究計畫「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相輔相成。

(二)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積極推動教育部國家重點人社研究中心-多年期跨學科計畫「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並建立國際研究團隊。不僅將整合清大文科與台灣相關領域之精英,亦將積極建立季風亞洲研究的國際社群,培養東南亞的在地學者與學生,在當地建立長期的研究據點,確立台灣學界在此學門的學術領導地位,透過具歷史縱深、當代關懷與前瞻思維的研究成果,扮演臺灣社會智庫的角色。

 貳、通識教育執行情形

一、清華通識教育概述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成立於1989年,作為本校推行通識教育的專責單位,為全國首創,成立至今已二十年,顯見清華大學對通識教育的重視,也引領台灣高教學府的通識教育發展。為進一步革新清華通識教育,提昇教學品質,中心自2001年起推動國內通識教育前所未有之核心通識課程,歷經四年(2002年至2005年)的規劃與一年試驗,始完成核心通識七向度課程規劃之階段性任務,於2006年正式施行,後多所公私立大專院校跟進,如今已成為台灣高等教育推行通識教育課程的主流作法之一。經五年來的施行,本校核心課程已趨穩定成熟階段,但本校仍於96~98學年度,透過執行教育部「以通識教育為核心之全校課程革新三年期計畫」,積極推動核心通識與進階/多元通識教育之精進。

97學年度起,通識教育中心已進行核心通識施行三年期的課程檢討,且配合清華「大學部教育改進工作小組」所擬政策,規劃設計適合人社科管背景學生的自然科學領域通識課程。擬經此轉化過程,使其與其他校內跨院系課程連動改革,完善大學部教育長期改革之理想,期培養具多元能力之優質清華學生,使成為未來之領導人才。

二、本校通識教育執行情形

(一)目標與願景

核心通識課程之推出,以發揚清華大學校訓與學風的新時代意涵,詮釋與凝聚清華大學教育之核心價值為基礎(依據)。歷來清華通識教育之宗旨皆以發揚清華大學之精神為己任。為持續改善通識教學,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多元能力的培育發展情形,99學年度本中心組成「通識核心能力規劃小組」,具體反思與探討通識教育之發展能力指標,期能進一步落實於通識課程之設計與開設,以精進本校通識課程,明確人才培育方向。

(二)組織與制度

為因應課程變革,通識教育中心於95學年度起課程委員會增設核心向度召集人,負責討論通三門九類通識選修課程之增刪。並於96年10月始,由教務長邀集中文系主任、歷史所所長及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定期召開之「共教會與人社院跨院通識課程協商會議」,透過三方主管會議共同商討,期所開之課程名稱內涵能達到本校當初提報教育部規劃核心通識的準則與精神,同時定期進行課程檢討、課綱整體規劃,使課程逐年精進。近期教務處已著手統籌全校性共同課程,以促進校內師資支援與課程交流、健全本校規劃及審議通識課程之運作制度,同時推動通識教育組織再造、將本校特有之「院招生」制度及「清華學院」納入整體規劃,此外,全校課程資訊地圖系統建置等工作,皆是落實清華通識教育的目標與願景之具體措施。

(三)教學與行政資源

本校視全校通識教育的發展為重要發展項目,除特於五年五百億計畫編列專款,補助每學期150門左右通識課程之兼任教學助教獎學金。同時透過校方經費挹注,在教務處與計算機中心的共同支持下加強與各學院合作,推動全校課程資訊地圖系統建置等工作,進一步落實清華通識教育的目標與願景。本校並自97學年度起成立「教學發展中心」提供「課程與教學創新小額補助」經費補助,以鼓勵本校教師精進課程,改進教學品質;同時藉由規劃研究、提供諮詢、培訓助教、設計課程、輔導學生自學,及舉辦讀書會、演講與工作坊方式,協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善用學習資源,以創造優良的教學環境。

(四)課程規劃

本校通識教育課程改革初步完成於95學年度。其內涵在於將三十個共同學分大體分為大學語文(大學中文2學分,大學英文8學分)10學分、通識核心課程10-15學分、以及通識選修10學分。其中,核心通識課程分為七個向度(包含思維方式、生命探索、藝術與美感、社會文化脈動、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經典以及歷史分析),通識選修課程則分為三門(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九類。

為加強七大向度內各課程的串連及深化,以回應核心通識施行三年之檢討所提之建議,於98學年度第二學期(99年3月至6月),首推「核心通識系列講座」。並配合於2008年創立的「清華學院」,以校園生活、名家啟發及社會關懷作為三大主軸,並融合清華的特色,延伸規劃出多元之通識課程。此外,本中心於97年至99年執行教育部三年期「以通識教育為核心之全校課程革新計畫」,完成全校課程地圖及資訊化系統之建構,強化專業及通識之整合,落實引導各院系學生系統化修課之功效。

(五)教學品質

配合本校教學發展中心之助教培訓政策,建立教學助理三級制度(TA-d、TA、CA),協助課程規劃與教材設計、教學設備操作應用、通識課程資訊化製作與數位化教學之施行等,加強數位科技與多媒體網路教材融入教學,提昇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本校並設專款輔導新進教師,提供教師專業成長管道,以因應社會、文化、科技之變革。教師教學能應用最新研究發現、事先充分備課、教學方法得宜、善用多元教學媒體、激勵學生課堂參與。此外,教材之研發與推廣期能達到:(1)學習E化硬體空間之擴展,建立通識課程之媒體教學資源室與逐年充實相關硬、軟體設備,以利提升媒體科技相關課程教學品質;(2)教材與課程引導上網與推廣,收錄具代表性之課程相關資料,如:課程大綱、使用書籍、編制之講義、所運用的影片、課程優秀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實際上課過程之影像紀錄片段等各種數位資源供學生使用,達成永續學習。

(六)師資

通識中心之教師陣容主要分為三大部分:(1)以負責核心通識課程為主之本中心專任老師;(2)協助支援部分核心通識課程及通識選修之校內院系所專任教師;(3)為提供更加多元之通識課程而聘任之各領域校外兼任教師。為持續提高校內專任教師支援通識課程之比例,除以「國立清華大學各學院支援自然科學領域通識課程作業要點」提供誘因,教務處並將研擬各院「服務通識課程」之比例規定,以增加授課之平衡、多元與穩定度。

(七)自我評鑑機制

通識教育中心負責管理協調本校一學年多達300門以上之通識課程,為持敘提昇課程與教學品質,多年前已設立課程會議,處理本校通識教育的討論與改進,此為平時自我評鑑。同時,為確保教學品質,本校教務處進行全面性教學評量,在學期結束時協助教師根據學生的教學回饋意見,改進教材教法,完善課程架構和內容。另透過每學期「共教會與人社院通識課程協商會議」與中文系、外語系及歷史所等定期進行課程檢討、課綱整體規劃。為求核心通識課程結構更趨嚴謹、課程內容更符合核心價值,通識教育中心自97學年度起進行核心通識施行三年之全盤性檢討,除於98年6月完成「學生焦點團體訪談」,初步了解第一批新制接受核心通識課程學生的學習與修課情形,99年6月進一步透過校務資訊系統實施「98(下)核心通識課程問卷調查」,以分階段探討核心通識教育之施行成效,作為未來核心通識課程改善參考之依據。

三、未來執行重點

本中心除了增強核心通識課程師資,並將持續致力於通識教育課程革新與精進,增加通識課程的多元性與整合性,協助學生適性發展及深造上的需求,未來執行重點如下:

(一)提昇教學品質,包括:(1)落實定期檢討改進核心通識課程內容的制度;(2)選修通識課程的增刪、調整;(3)透過「國立清華大學各學院支援自然科學領域通識課程作業要點」之運作,促成校共同科目整體規劃、審核制度及協調運作機制,規劃適合人社科管背景學生的自然科學領域通識課程與教材,並鼓勵更多理工科系背景且了解通識教育之教授投入。

(二)開展多層次組合的通識教育,推動行動導向/問題解決型態的課程,培養學生多元能力以面對全球合作競爭並需的新視界。通識教育中心目前負責「資訊傳媒學程」之執行,未來將另發展藝術創意、心理諮商等學程。

(三)考量通識課程性質多元,資源需求差異大,加強行政資源及教學補助,完善教學檔案與建立教學資料庫,方便教師組織課程與有效教學,相互借鑑;並落實教學助理制度之常態化。

(四)加強數位科技與多媒體網路教材融入教學,提昇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配合「清華學院」致力於發展學生多元能力,協助規劃相關課程與教師之聘任,俾與目前通識課程相互搭配,完善大學教育內涵。

(五)持續推動廣義通識教育,透過多元豐富的「清華學院」、思沙龍、藝術工坊、校園藝文演講系列座談、梅竹賽、國際志工、夜貓子電影院等活動吸引更多學院教師參與開拓學生視野,薰陶人格與氣度。

(六)配合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之規劃,推動跨校遠距通識課程及學術活動。

回頂端

‧產學合作方面

 (一)爭取標竿企業到校設立聯合研發中心

引進標竿企業與本校設置聯合研發中心,已和聯發科技(五年贊助六千萬元)、台達電子(十年贊助一億元),及聯詠科技(六年贊助六千萬元),成立「前瞻實驗室」。而台積電、工研院、長庚醫院、中國醫藥大學與馬偕紀念醫院等也都已和本校簽訂學術研究合約,每年雙方各投入數百萬至千萬元以上的經費,長期合作研發前瞻產業技術。

(二)提升智財服務專業與能量

本校強化智財保護與運用服務,針對校內各系所中心主動提供技術移轉、專利申請、法律諮詢及產學媒合等服務。99年度已服務學校教師提出290件之專利申請案,並提供264件之教師產學合作相關法律諮詢服務,技術移轉案件成長至50件,總計技轉金額超越兩千萬元。本校獲美國專利證數為全國大專院校之冠,96、97、98年度美國專利獲證數皆為20件,99年獲證37件美國專利,並已有數件專利成功授權給相關產業之科技公司。自96年度起連續四年獲得國科會「績優技術移轉學校獎」之肯定。

(三)加強創新育成與培養創業家精神

為了展現對創新育成及產學合作業務永續經營的決心,本校已規畫興建4,100坪地上9層地下2層之「產學研發暨創新育成大樓」,預計於2015年落成。新建大樓除一樓作為公共空間及行政單位使用外,提供之育成空間數將可由原42間培育室增加至104間,預計將成為國內最具規模的單一校園育成基地。本校育成中心連續8年被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評為「A級育成中心」,並且曾五度獲得經濟部頒發的「全國績優創新育成中心獎」,96年榮獲經濟部「最佳創新輔導獎」、99年榮獲「最佳育成特色-創新技術獎」。成立12年來,成功培育103家公司,其中包括有49組由師生創業,促成投資金額31.1億,累積營業額達82億元。其中有9家公司經育成輔導順利進駐新竹科學園區,8家完成上市櫃,佔全國大學育成之上市櫃公司數15%,績效全國第一,股價尖峰市值近500億。育成中心積極主動服務輔導廠商,99年度優先輔導校內師生創業及承接U-SPIN計畫深具潛力的團隊,已有電機系教授經由U-SPIN平臺創立兆心科技,進駐本校育成中心。辦理教育部「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方案(U-START)」,已有電資學院后羿科技與腦科學中心高解析三維生物影像科技,通過教育部U-START計畫審核補助進駐本校育成中心。99年度進駐總家數為27家,其中有4家為師生校友新創企業。

(四)訂定產學合作激勵辦法

為激勵教師進一步從事產學合作,99年新增訂「國立清華大學產學合作績優獎頒給辦法」,以獎金及獎座鼓勵每年技轉及產學合作名列前茅之教授;另採用試行辦法:提高技轉授權金發明人分配比例至70%。在每年一次對全校教師「激勵性加給評鑑」及每三年一次對特聘暨講座級教授「榮譽加給核訂評鑑」中,均明列專利、技轉、產學合作績效為評核項目之一。本校並設置「傑出產學合作獎」,於95年開始辦理,每年選出3位教授,表揚其對產業界合作研究之成就及卓著的貢獻,激勵本校更多教授重視學術成果之產業應用。此獎項與「傑出教學獎」及「新進人員研究獎」、「傑出導師獎」四項同為教師可獲得之最高校級獎勵。

(五)來自校外的肯定

本校產學合作辦公室於99年榮獲經濟部全國唯一的「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產業貢獻獎團隊獎之殊榮,肯定本校促進多元化產學合作活動的蓬勃發展。另本校許多教授在產學合作方面的努力亦受到校外單位肯定,例如: 80年到97年共計18位教授獲得「侯金堆傑出榮譽獎」;本校林永隆教授獲得經濟部96年首屆「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簡禎富教授獲選為國科會96年出版的九個「學以致用」的產學合作典範之一、馬振基教授獲得經濟部97年「大學產業經濟深耕獎」、簡禎富教授98年獲得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張大慈教授獲得99年生策會「國家新創獎」、李政崑教授及黃惠良教授獲得99年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由此可見,本校教授對於產業經濟之卓越貢獻確已深受肯定。

回頂端

‧國際化方面

本校95年成立「國際事務中心」,於97年8月正式成立「國際事務處」,以加速推動國際化、促進本校與國際間之實質合作、落實國際學生交流計畫及提升本校之全球聲望。本校目前已和127所國際知名大學及學術研究單位簽訂姊妹校合約(見附件十一)。近五年來,本校在國際化之具體成果包括:本校致力於校園之國際化環境整體營造,已成立「國際學生活動中心」,提供優質生活動交誼空間,促進校園環境國際化鼓勵英語教學及開設英語學程,提供華語課程;提供優秀外國學生獎學金,落實外籍生輔導工作,以吸引更多優秀的外國學者及學生來校研究及就讀。目前全校已有超過十分之一課程以英語授課,且以電機系為英語授課示範單位,該系三分之一以上之科目以英語授課。

(一)招收優秀國際學生

本校提升國際學生品質,除了辦理國內招生說明會及提供獎學金資訊外,亦主動於出訪時,透過積極宣傳及即時性的面談方式,主動爭取當地優秀的學生至本校就讀。本校未來另將招收國際產業碩士專班或推動跨國Internship等。本校國際生人數(不含僑生)自155人(95學年度)增加至233(99學年度),含僑生國際學生人數自323(95學年度)增加至453(99學年度),國際學生人數佔全校人數3.6%。

另本校特別與產業界簽約合辦碩、博士外籍生產學研究班。由本校教授指導研究,產研機構提供獎學金及學成後保障工作機會等誘因,據以吸引優秀國際學生就讀,成就產學雙贏。此項產學合作計畫於97學年開始執行招收外籍碩、博士生,大幅增加優秀外籍研究生,以短期內達成全校5%外籍生目標,也增強本校研發能量,且幫助我國產業界延攬國際頂尖人才。

(二)推動國際合作研究

本校與127多所國際大學/機構有實質交流合作,如與Cold Spring Harbor Lab進行腦科學研究。最近與多所日本大學/機構簽訂學術合作協議或加強學術交流,已有多項學術交流進行中,包括京都大學硼中子捕獲治療合作、筑波大學奈材領域合作、名古屋大學人文領域合作、東北大學資訊領域合作、及理化研究所(RIKEN)學術交流。本校經簽約且含有計畫經費之國際合作計畫中獲國科會或產業界補助件數共計26件。99年10月本校已與北京清華大學簽署「聯合建立兩岸清華實驗室合作協議書」,未來兩岸清華大學在學術研究領域中將相互合作,促成卓越研究,加強雙方人才交流、共同指導研究、舉行成果發表、推廣應用技術及共同使用研究設備,雙方教師將共同推動重要研究方向,一起邁向科技的頂端。本校經簽約且含有計畫經費之國際合作計畫中獲國科會或產業界補助件數共計24件。99年獲國科會博士生赴國外研究計畫之補助為19件,另有博士生赴德國短期研究計畫、歐盟贊助培訓計畫、台日補助博士生暑期赴日研習計畫等多項國科會計畫,共13人次受補助。另外,本校五年來選送短期出國研修的學生人數大幅成長,99年182位較94年98位成長87%。預定2年內達成每年選送200位以上之目標。

(三)設置國際學程

建置外籍生招生、交換生系統,多元化招收外籍生,除一般招生管道外,並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合辦IMBA(國際專業管理碩士學程)與IMPSIA(國際資訊科技與應用碩士學程)兩個全英語授課之碩士學位學程,且於98學年分別獲國合會評鑑第一名及第二名,顯示其成效及前瞻性。另本校自95學年度與中央研究院合辦7個國際研究生學位學程,工學院自99學年度起增設全英語「工學院國際研究生學分學程」。

(四)成立國際學生活動中心

本校在95年成立「國際學生活動中心」,是國內第一個開放讓校內國際教授、學生優先使用之活動場所。因國際教授、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國際學生活動中心提供校內來自不同國家之學生、教授一處休閒、文化交流的地方。國際學生活動中心的成立顯示本校對國際師生之生活與學習之重視,未來要持續推動的計畫包括:國際接待家庭計畫、語言交換學習計畫等,期能對校園國際化及促進跨文化交流發揮更大的功能。

回頂端

‧經費分配方面

 

回頂端

‧世界大學排名

回頂端

‧ 統計圖表

 

 

 

 

 
回頂端